電弧中的高級玩家

大臉貓臉大

都市生活

“~滋~啪~”壹道亮藍色的電弧瞬間連接了手指與門把手。
“嘶~哈,我去,又被電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七十壹章 控制災害天氣

電弧中的高級玩家 by 大臉貓臉大

2019-1-12 18:49

  “董晨先生,海洋不僅是地球生命的搖籃,它還是地球生命的中央大空調,沒有它的話,絕對沒有我們現在這麽適宜的溫度。”
  “海洋承載了地球系統中90%的熱量,而水是自然界中比熱容最大的化合物,海洋能夠吸收大量的熱而不引起很大的溫度變化。”
  “而海洋對氣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通過洋流調節氣候,整個地球行星尺度的洋流循環就是‘溫鹽環流’,它是非常重要的壹個系統。”
  “這個系統的重要動力源就是鹽度和溫度,只有有了差異,海水才會流動,才會搬運能量,才會把熱量搬運到寒冷的地方,讓寒冷的地方不至於太冷而不能居住,然後再反過來,讓熱的地方不至於太熱,而南北極寒冷的環境就尤為凸顯了。”
  “不過由於氣候變暖,導致南北兩極地區飽含淡水的冰山不斷融化,導致這種熱量的搬運速度正在不斷的變慢,甚至是停止……”
  通過和董晨最開始那幾句話的交談,拉尼諾知道不能把董晨當做普通的資本家對待了。
  那些資本家們不願聽的專業名詞和詳細數據在董晨這裏就都不是問題,他完全就能理解,並且還能專業的給自己挑出毛病,而且自己這邊說的越詳細,那麽項目可能被董晨支持的幾率就越大,所以拉尼諾說的也很開。
  他打開電腦中的各種數據對比圖給董晨看,想要董晨能盡量的明白這裏邊的嚴重性。
  世界末日這個事可真的不是鬧著玩的。
  “……經過我們的實地考察得出的數據,我們發現了大量因為冰山融化而導致的嚴重情況。”
  “比如北大西洋北部勞倫泰冰蓋及斯堪的那維亞冰蓋的消融,它們融冰造成的淡水浮在北大西洋北部,減弱了北大西洋北部深水底水的形成,減少了暖水自南向北的輸送,因此使歐洲及北美部分氣候變冷。”
  “這樣的情況下,真正需要冷的地方卻冷不了,而不需要那麽冷的地方反而更加的冷了,就這是整體氣候變暖之後出現的奇怪極端天氣。”
  “這種變冷很早以前就有,但是自從有了人類活動之後就開始緩緩加劇,尤其是在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之後,這個變冷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個情況在去年的時候人們的感受已經相當明顯了,不僅感覺天氣冷的太早,太早進入了冬天,而且冬天也比以往冷的多,這使得米國去年冬天因為天氣寒冷而造成的死亡人數是去年的兩倍還多。”
  “這僅僅是米國這邊和大西洋的情況,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全球範圍內都有發生,而且越來越嚴重,我們都有詳細的數據……”
  不斷的看著拉尼諾提供的數據,董晨的腦海中也想起了自己這邊得到了壹些情況。
  海水的密度主要受到溫度和鹽度控制,總體上來說越冷越鹹的水密度越大,反之越暖越淡的海水密度越小,而兩極冰川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大洋的溫鹽環流正是因為海水的溫度和鹽度分布不同而驅動的緯向環流。
  北大西洋地區的水因為靠近高緯度地區的北極,所以比較冷,相對也比較鹹,所以這個地方的水會下沈,然後流向低緯度地區並上升到海表面,最後通過表面的環流回到北大西洋。
  通過這個過程,溫鹽環流會把低緯度地區多余的熱量輸送到高緯度地區,所以它對於維護全球的熱量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當全球變暖時,很多北極地區的冰川會融化,大量的淡水輸入到大西洋北部,這會導致當地的海水密度減小,從而不能沈到深海中,於是溫鹽環流就會減速或者停止。
  其結果就是全球的熱量平衡被打破,高緯度地區變的非常寒冷。
  這種情況在董晨處理“喋血”病毒事件的時候就註意到了,那時候米國的溫度就已經比前幾年同期的時候冷了很多,也把他的壹些註意力引到了氣候問題上,知道有很多的危機情況其實早就已經開始了,齊頭並進的情況也不意外。
  董晨抿著嘴壹下壹下的輕敲著桌子,不時的皺著眉頭翻動壹下拉尼諾的電腦頁面看數據,聽拉尼諾說完之後就擡頭看著他問道,“情況我大致了解了,那妳們有什麽解決辦法嗎?妳們想讓我資助妳們的不僅僅是科研資金吧?”
  “是的,我們有解決辦法,不過因為資金問題,現在它們僅僅是理論上的解決辦法。”說到這裏拉尼諾有些尷尬。
  “也正是因為這個,所以我們才會被連續拒絕了很多次。”
  “這麽說,妳們是被拒絕了很多次之後才想起我來的?”董晨笑著調侃道。
  “呃……並不是的,董晨先生,您其實是我們計劃中最重要的壹位,也是最有可能資助我們的壹位,只是我們平時見不到您……”
  “……”
  董晨想了想他說的沒毛病,所以也就揭過這壹頁不談了,直接說道,“那就說說妳們的‘理論上’的解決方案吧。”
  “好的,董晨先生。”拉尼諾又重新點中壹個文件夾,然後輸入密碼徹底打開之後給董晨看道,“我們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人工影響地球氣候之所以在某種情況下能夠實現,是因為大氣層中存在著巨大的能量和各種不穩定因素。
  如果掌握了這些不穩定因素的變化規律,在壹定有利時機和條件下,通過人工催化等技術手段,對局部區域內大氣中的物理過程施加影響,用較少的能量去“誘發”它們,就會發生巨大的能量轉換,使天氣向著人們預期的方向發展。
  這也是現在人們實施人工降雨的原理,只是人工降雨和他們這些計劃比起來,那就顯得太小兒科了。
  他們的這個設計則是通過直接改變局部地區大氣溫度、濕度,來達到控制天氣的目的,並且是從太空動手,其手段包括投放化學催化劑、用激光照射等手段。
  不過計劃裏邊沒有實際的精密設計,只有粗略的原理和大體實施方法,並且……不保證100%可行。
  看了這些東西,那些人肯掏錢就有鬼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