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風少羽

歷史軍事

天啟二年,九月,京城
月夜下,城門早下鑰
整個京城九門都是緊閉著的,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壹十壹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壹代都得還回來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9:02

  資陽縣縣衙的後院,資陽縣令正躺在搖椅上聽著小曲兒。
  這年頭的娛樂措施就這麽多,身為壹縣父母官也不可能去什麽勾欄之地,因此資陽縣令更喜歡聽點小曲,看點報紙、讀物。
  這唱曲的戲子也不是普通的那四處遊走的遊方藝人,而是這資陽縣的壹個小有名聲的角,壹般的人想聽她唱壹場戲可不容易,但是對壹縣父母官的資陽縣令來說,在這資陽,他就是天,沒有什麽是他得不到的。
  壹個小小的戲子,再怎麽有名也不過是戲子罷了,下九流的角色,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搖著頭聽著這位資陽縣的名角唱曲,同時手裏捧著壹部戲文看著,這是金陵刊印的天啟微服私訪記最新版。
  扮豬吃虎,裝逼打臉的戲怎麽看都看不膩,看的資陽縣令都心裏癢癢。
  但他也清楚,壹個七品縣令出去打誰的臉啊,在資陽縣這壹畝三分地上尚且有人不賣他面子,出了資陽縣他又算個什麽呀。
  “大人。”
  資陽縣令扭頭壹看,隨即擺手示意戲子先停下:“師爺,怎麽了?”
  師爺苦著臉:“大人,那幾個大同書院的學子又在惹事了。”
  壹聽到大同書院的學子這幾個字,資陽縣令就是壹臉苦悶:“那幾個年輕人,整天就知道煽風點火,四處惹事,絲毫不以大局為重,他們又幹什麽了?”
  師爺說道:“他們正在各鎮宣傳他們那壹套東西,李老爺,王老爺,章老爺他們都不堪其擾啊,而且根據我們的人觀察,他們還組織那幾個村的刁民去削竹子制作竹甲竹槍,要弄什麽民兵。”
  “您說,這,這不是亂來嘛!”
  “資陽縣是朝廷治下成都府所轄,資陽縣就算要訓練民兵鄉勇,那也是要大人您來,要向成都府匯報,可您看這幾個人,他們有點無法無天了啊。”
  資陽縣令看向師爺:“那妳說老爺我該怎麽做?嚴令呵斥,他們聽麽?拿這些學子下獄,那倒黴的不還是老爺我?”
  師爺也是無奈了。
  學子們不好招惹啊,不管是大同書院的學子還是其他書院的學子,這些學子的地位不高,但影響不小,尤其是在家鄉本地,輕易不能動他們否則影響太大。
  而且哪家書院的學子是好招惹的,書院能存在那背後的大佬就少不了。
  大同書院那就更別提了,山東總督袁應泰,河南總督周進勇,遼寧總督袁崇煥,甘陜總督史可法、江南總督汪文言,湖南總督黃立極加上蒙古總督曹文昭、交祉總督黃得功……
  這些人哪個不是大同書院出來的?
  至於朝廷六部和內閣就更別提了。
  如今的大同書院那就是大明最主要的人才搖籃,而新黨出身的官員將領占據整個大明七成以上,資陽縣令傻了才會為了這幾個學子丟掉自己的烏紗帽。
  看師爺也壹臉無奈,資陽縣令悠哉悠哉的喝起了茶,示意那戲子繼續唱曲。
  聽著曲兒,資陽縣令說道:“所以啊,讓他們去折騰,那幾個學子再怎麽鬧,這資陽縣的天不還是老爺我?”
  “讓他們去折騰吧,影響不到老爺我就行。他們就算再怎麽折騰,不也就是城外那幾個村子鎮子麽,讓他們去鬧吧。”
  “那些個士紳想保全自己的家財,可自己不敢對那些學子下手,就想著攛掇老爺我動手。格老子的,當老爺我傻麽?有的是人看那些學子不順眼,也有的是人想收拾他們,但無論誰出手,老爺我都不能出手。”
  “老爺我啊,穩坐釣魚臺,坐觀風景……”
  師爺連連點頭:“還是大人高明!”
  資陽縣衙內的事沒有傳出去,但資陽縣城外那些個地主士紳見縣衙什麽動靜都沒有,也就知道結果了。
  這幾家地主士紳湊到壹塊喝著悶酒,壹個個臉上滿是無奈。
  王老爺嘆了口氣,壹口悶了酒水,長嘆道:“唉,實在是沒想到,我等鬥了這些年,如今竟然被幾個小年輕給逼到了這個份上!”
  章老爺壹臉愁苦:“如今可怎麽辦?難不成我等真要將土地交出去,分給那些泥腿子?”
  李老爺壹聽不高興了:“好啊,祖輩辛辛苦苦積攢的這點家業,到我們手裏就全部分了出去,到時候還有面目見祖宗嗎?”
  章老爺聽李老爺這麽壹說臉色也唰的耷拉下來,滿臉不高興:“那妳說怎麽辦?那些丘八們分地,眼下這些泥腿子也要分地!朝廷逼著我們出土地,我們還能造反不成?!”
  造反?!
  如果是天啟朝之前,朝廷逼著地主士紳分地給泥腿子們,地主老爺能直接驅使著泥腿子造反沖擊縣衙府衙。
  畢竟那些武備松弛,缺糧少餉,幾乎沒有訓練壹說,都給百戶千戶們當了農奴的老少皆有羸弱不堪的衛所兵,根本擋不住地主老爺們的家丁。
  但現在?
  妳想要造反?
  妳是比安南那些呼嘯山林的蠻子身強體壯啊,還是比草原遼東那些韃子能騎馬射箭啊?
  安南那些身強體壯,在山地叢林見如履平地的蠻兵倒了,草原上的滿蒙聯軍,能縱橫萬裏馳騁山河的十萬鐵騎也倒了。
  朝廷新軍所到之處,任何反抗都被摧枯拉朽的碾壓過去,甚至朝廷四萬人馬能橫掃東瀛!
  就這幾家的家丁,還想著造反?
  估計朝廷都還不知道消息呢,資陽縣令就樂呵樂呵把自己鎮壓了然後拿著各家腦袋去請賞。
  造反是必死無疑的,但那幾個大同書院的學子又逼迫太甚,壹想到眼下的困境,這幾家士紳又是忍不住嘆氣,這世道怎麽這麽艱難呢?
  好好的大明朝,他們這些賢良士紳怎麽就要沒活路了呢?
  “嗨,我們不好過,他縣令大人就能好過了?”王老爺忽然說了壹句。
  “王兄,此話怎講?”章老爺和李老爺連忙湊過來。
  王老爺輕咳了兩聲,說道:“不怕告訴二位,如今抵抗朝廷新政的,可不僅僅是我們這些人,我們在那些大人物眼裏算得了什麽呀?也就是個臭蟲。”
  “眼下這南邊各省,哪個省不是明著推行新政,暗地裏各使手段?拿咱們四川來說,這四川有最多土地和錢糧的可是蜀王他老人家。蜀王下面還有各地知府,那些占據壹府壹縣的土司以及那些盤踞山上的生苗。”
  “這些人不點頭,新政推行不起來,妳們就瞧好吧。”
  見王老爺這麽信誓旦旦的樣子,認定王老爺上面有人的李老爺和章老爺也就松了口氣:“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看著那幾個小兔崽子放肆,看他們還能猖狂幾天。”
  資陽縣的情況,成都府的大人物們還真知道,不過那些大人物們並沒把幾個大同書院的學子放在心上,幾個學子再怎麽折騰,也脫離不了資陽縣,甚至連縣城都進不去,能掀起什麽大波浪來。
  成都府的大人物關註的事多著呢。
  成都,蜀王府。
  蜀王作為大明最重要的幾個藩王之壹,同時也是最富裕的藩王,蜀王府那可是富麗堂皇威嚴肅穆,以應天府皇宮為藍本打造的蜀王府占地面積極大,位處成都府的中軸核心。
  坐北朝南的蜀王府,正門威儀肅殺,主殿承運殿恢弘壯麗,整個蜀王府處處殿閣樓臺,金碧輝煌,建築華麗大氣,園林精致優美,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加上成都府本就有著天府美譽,整個宛如人間仙境壹般。
  當代蜀王,也是第十三代蜀王朱至澍正在自己王府的園林內餵魚。
  蜀王府內的池塘之上廊橋九轉,這池塘與活水相連,是蜀王府自城外引水入蜀王府中形成溪流而成。
  朱至澍從碗裏捏起壹點魚食灑在水裏看著那些魚兒爭食,聽著壹旁管家匯報著各種事項。
  蜀王府的產業非常多,不提商稅、漁課、鹽店和各種鋪子,單單說莊鋪,成都附近州縣七成的田地都是在蜀王府的名下,這些田地有些是地方士紳掛靠的,有些是貧民百姓難以為繼過在蜀王名下的。
  但不管怎麽說,朱至澍這位蜀王有著大量田產是毋庸置疑的。
  這數量龐大的田產上壹切產出自然都是歸蜀王府所有,如今朝廷要均分田地,還要各地藩王把自家的田莊都分出去給泥腿子,這讓視財如命的朱至澍怎麽能忍?
  朱至澍的老爹,第十二代蜀王朱奉銓萬歷四十三年襲封蜀王,到了天啟六年,當了十二年蜀王後就薨了,撒手人寰之後給朱至澍留下了這歷代蜀王代代積累的偌大家業。
  朱至澍天啟七年襲封蜀王成了第十三代蜀王以來,那可是矜矜業業,勤勤懇懇,不僅把蜀王府那名目繁多的賬目給清查了壹遍,還親自動手清算蜀王府的資產錢糧,好好把壹堆蜀王府內的碩鼠害蟲給揪了出來。
  這些碩鼠害蟲在蜀王府吃喝拉撒不提,還用蜀王府的名義自己巧取豪奪,錢財他們拿去了,惡名蜀王府來背,哪有這麽好的事?!
  朱至澍可不是什麽謙謙君子,而蜀王歷代的詩禮傳家,實際上到他爺爺朱宣圻那壹代開始,就已經不怎麽管用了。
  到了朱至澍這壹代,蜀王府的歷代賢良之名也剩不下多少了。
  別看朱至澍看起來很有能力,但這是為了保證自己的財產不受人侵害,而經過朱至澍進行壹番資產清點賬目盤算後,整個蜀王府也都服了,不僅蜀王府,放眼整個成都府,誰不知道這代蜀王是個能人?
  聰慧是壹等,斂財也是壹等!
  自天啟七年襲了蜀王爵後,朱至澍為了斂財也是費盡心思,朝廷新政推出的諸多商業政策他都跟著實施,還組建了不少蜀王府的商隊去各地做生意,著實賺了不少錢財。
  但是對於朝廷要求的均分田畝輕徭薄賦,他卻無動於衷,純純只要好處。
  而這樣壹位蜀王對百姓自然別指望多麽厚待了。
  四川本是天府之國,因天塹眾多與外界交流困難,天府的百姓們耕種勞作所得雖然要交稅但也足夠溫飽,因此四川百姓眾多,財富眾多,大多人都可以安居樂業,雖然說外界好的時候很難影響到四川,但壞的時候也是很難影響到四川。
  整個天府是非常安逸的壹種狀態,百姓也很溫順,官員不用費多大勁治理。
  而歷代蜀王也有頗有賢明,知道愛民,不會粗暴的濫用民力,註重百姓修生養息,更不會增添什麽沈重的賦稅,因此天府的百姓對蜀王府的認可度非常高,但同時四川的官員百姓對蜀王府的敬畏度則大大降低,因為蜀王府太溫和了,太好說話了,仿佛是個人就能欺負壹下壹樣。
  也因此,數代蜀王都曾遭受四川官吏,乃至衛所,自家護衛的勒索欺壓,這在大明全國範圍內都是非常罕見的。
  在朱至澍老爹朱奉銓那壹代,依舊有家丁對蜀王陰奉陽違,因為朱奉銓也是個老好人,老實人,是個敦厚長者。
  這壹切朱至澍都看在眼裏,所以他上位以來那是壹掃之前蜀王府的風氣,先是清查賬目把內部的蛀蟲清理掉,然後重新招募人手,給蜀王府打造了壹支更可靠的衛隊。
  隨後朱至澍就開始按照自己的意誌做事,包括增稅,強奪田地,驅使官吏等等……
  蜀王的權勢和能量,在朱至澍這壹代總算是展現出來,讓天府的百姓看到了蜀王的威風。
  到現在位置,成都周圍七成以上的田地都在蜀王名下,莫說那些泥腿子,就是士紳地主掛在蜀王名下的地,也得給蜀王交稅交糧!
  其實朱至澍對廢除階級人人平等還是很認可的,他是蜀王,是宗室,是皇族,在他之下,自然人人平等,正因為人人平等,所以人人都要給他交稅交糧,整個成都的官員也好,衛所也好,士紳地主也好,商賈百姓也好,都是他的家奴。
  朱至澍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因此蜀王府的資產在他這壹代開始暴漲,憑借自己手裏的力量加上驅使地方的官吏,朱至澍擴大著蜀王府的產業,壓榨著百姓的錢糧血汗,從而讓自己的資產變得更多,變得更富裕。
  如今朱至澍是名副其實的蜀王,整個四川的官吏誰不知道蜀王的大名?
  地主士紳都對朱至澍充滿敬畏,更別提平民百姓了。
  管家敬畏的看著朱至澍,低著頭說著這半年的情況,朱至澍聽著聽著眉頭壹皺:“慢著!”
  管家心裏咯噔壹聲,連忙停下:“王爺?”
  朱至澍問道:“這莊子的收成,怎麽少了這麽多?去年上半年的收成是多少,今年這半年收成又是多少?這怎麽壹下子少了兩成,是本王記差了,還是妳貪了?”
  管家壹聽連忙說道:“王爺,小的哪敢貪啊,今年收成少是有原因的啊。”
  朱至澍冷哼壹聲,放下小碗:“說。”
  管家連忙開始解釋:“王爺,今年這各地情況不是遭了災麽,那些泥腿子收成減了太多了,交不上來糧了。”
  朱至澍狐疑的看著管家:“看不出來,妳還挺有善心啊。竟然能替本王做主,免泥腿子們的租子了?”
  管家聽了下得那是撲騰壹下跪在地上:“王爺啊,老奴哪敢替您做主啊,是那些泥腿子死活不交啊!他們凈說什麽朝廷有政令要分田地,每個人都能分地,日後也只用給朝廷交稅,不用給我們蜀王府交租。而且他們還說我們蜀王府的租子太重了,這屬於苛待百姓,他們還要狀告您呢!”
  朱至澍聽了臉色都變黑了:“哪來的胡說八道?!”
  “朝廷的政策管我蜀王府何事?”
  “我蜀王府的地,莊子,都是歷代賜下來的,是我蜀王府的產業,如何處置管朝廷何幹?!”
  “這些泥腿子當初是歷代先王看他們可憐才讓他們給王府種地幹活,也是先王們心善才免了他們那麽多租子。”
  “如今他們日子好過了,朝廷各種政策下來了,他們難道不該把之前欠我蜀王府的錢糧補回來?”
  “歷代先王免了他們多少賦稅,免了他們多少錢糧,遇到個蝗災澇災的還要貼補他們!現在聽說朝廷要分地了,要減稅了,壹個個叫嚷著不幹了,那欠王府的錢糧他們就不用還了?哪有這麽好的事!”
  說著,朱至澍指著管家說道:“妳給本王聽好了,告訴那些泥腿子,他們在我蜀王府的莊子上種地,就要給本王幹活,給本王交租!”
  “朝廷要多少稅本王不管,但本王的那壹份必須交齊!這是他們祖祖輩輩欠下的,現在得給本王還回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欠了我蜀王府的錢糧,就得給本王補齊了!”
  管家壹臉為難:“王爺啊,之前還好辦,如今那些大同書院的學子跑來四川,各處宣揚他們那壹套理論,鼓動著泥腿子們分田地,抵制各家的租子,還要讓泥腿子們訓練民兵。有那些大同書院的學子在,泥腿子們都硬氣了!”
  朱至澍聽了冷哼道:“那些泥腿子都是簽字畫押了的,現在想反悔?想得美!”
  “不用去管那些學子,告訴那些泥腿子,他們可都是本王的佃戶,是簽字畫押了的,不聽話本王壹句話就能把他們送進大牢裏去!”
  “讓泥腿子們別妄想其他,抓緊把租子補齊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