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2

  離別之際,全家人在壹起吃了頓飯,然後便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樂嵐姬有些忐忑。
  大哥樂凱在南陽宛城與王如、侯脫妥協,奉上了大筆錢糧、牲畜,求得家族平安。
  而且不僅宛城如此,樂氏起家的淯陽縣那邊,也被狠狠敲詐了壹筆。
  另外,三兄樂謨從頓丘撤退,壞了郎君的河北大業,也是壹大錯處。
  綜合這些,樂嵐姬有些難受。
  在這個世道中生存下來,真的太難了。即便是樂氏這樣的南陽大族,依然步履維艱,更別說勢單力孤的普通百姓甚至弱女子了。
  她如果還是成都王妃,孤身住在洛陽,多半沒什麽下場,畢竟連公主家都被人搶得壹幹二凈,還沒法伸冤。
  妳讓婦人怎麽活?
  “安心在家,勿要多想。”邵勛把長子金刀交到樂嵐姬手裏,道:“南陽樂氏如何,與妳沒關系。”
  樂嵐姬有些感動。
  她不是小女孩,當然知道事情沒這麽簡單。
  郎君是名利場上的人,就註定了不可能多麽單純。或許他位高權重後,可以任性壹些,但終究是有限度的。
  只不過事已至此,他不想讓自己過於擔心罷了。
  男人和女人之間,本來就那麽回事。
  她經歷過太弟妃的光彩榮耀,又經歷過罪眷的仿徨無助,眼前這個男人願意哄她,逗她開心,不願意把負面的東西帶回家裏,還有什麽可挑剔的?
  為此,就連他的壹些小惡趣味,也不是不可以容忍。
  他就這點樂趣了。
  邵勛又從盧氏手裏接過了二兒子獾郎。
  大庭廣眾之下,獾郎居然呼呼大睡,旁若無人。
  邵勛輕輕摸了摸兒子細嫩的臉頰,開心不已。
  盧薰站在壹旁,下意識伸出手,擔心男人毛手毛腳,抱不穩孩子。
  她這個年紀,好不容易有了個孩子,含在嘴裏都怕化掉,終日“嬌兒”、“嬌兒”地喚個不停。
  邵勛看到了都直皺眉頭。
  慈母多敗兒。現在還好,將來若大了,豈不是要被養廢?
  而且,有了兒子後,盧氏現在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連夫妻之事都不是很熱衷了。
  盧氏還振振有詞,說她本來對這些事就沒太多興趣。
  對此,邵勛很是無語,瀑布盛景不知道還能看幾次。
  他現在都在懷疑,他是不是被這些女人“設計”了。
  她們亂世之中想找個依靠,偏偏自己上鉤了,被這些女人給俘獲了。
  “好好照料獾郎。”邵勛又把兒子遞回盧氏手中,道:“等我回來。”
  盧氏嗯了壹聲,小心翼翼地接過兒子。
  邵勛又走到父母面前,道:“聽聞阿爺又拿起弓刀練了起來?”
  邵父嘆了口氣,道:“丟下多少年的手藝了,壹時間撿不起來。當年和吳人打仗的時候,便是睡覺也抱著弓梢,現在不行了,開壹會弓就氣力不濟。”
  邵勛笑了,道:“若連阿爺都要捉弓上陣,我離敗亡也不遠了。”
  邵母在旁邊啐了壹聲,道:“出征在即,說什麽敗不敗的?”
  兒子什麽都好,就對這些忌諱壹點不在乎。都要上陣打仗了,也不說點吉利的話。
  “阿娘說得對。”邵勛乖乖點頭應是。
  連父親都不敢和母親對線,他還是算了吧,絕對說得妳頭昏腦漲受不了。
  更何況,後宅的安寧還得靠母親。
  別看她沒接受過什麽教育,但有些人的情商是天生的,有母親在,自己那點見不得光的小愛好才能玩下去。
  與家人壹壹告別之後,他便下令大軍出發了。
  他沒有跟隨部隊壹起走,而是避開眾人視線後,偷偷去了壹趟廣成宮,與羊獻容告別。
  壹路之上,他咬牙切齒地想著,改日就把羊皇後接回家,光明正大的抱著過夜,但他知道,這只是口嗨罷了,時機還不成熟。
  就這樣壹路走遍之後,他又帶著已經擴充到227人的親兵隊伍,連夜追趕大部隊而去。
  ******
  西邊的太陽剛剛落下,深山中的某處谷地仿佛活了壹樣,立刻有了動靜。
  府兵部曲倒了大黴,他們既要伺候自家老爺,還要搭把手照顧義從軍的那千把人。
  尤其是那三百騎兵,算是陳侯手下唯壹壹支正兒八經的騎兵部隊,偏偏和那些人還言語不通,十分麻煩——這些騎兵多為匈奴、烏桓、鮮卑俘虜。
  陳有根就著天邊最後壹絲光線,默默看著地圖。
  他認字不多,看著十分吃力,因此不得不讓隨軍文吏給他講解。
  文吏手中拿著幾張絲絹,絹上寫了壹大堆蠅頭小字,他瞇著眼睛,看壹段解釋壹段。
  “昔年董卓擅朝,義軍四起,孫堅由南陽進兵魯陽,敗卓軍於陽人。”文吏說道:“督軍,陽人是壹個聚落,今已廢棄,咱們路上經過的,在梁縣西。”
  “哦。”陳有根點了點頭:“離這有百余裏了。”
  “正是。”文吏說道:“自此谷向南五十裏,可至三鴉道第二鴉魯陽關。”
  說罷,他又仔細解釋了下這條路的由來。
  三鴉道本名“三埡道”,以道路行經三座山埡得名。
  從南向北,魯陽關所在的位置是第二埡。
  而在民間,又有烏鴉引路令劉秀逃命的故事,以諧音故,此路又稱“三鴉道”——三鴉道的得名,還有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孝文帝親征馬圈,得烏鴉引路的說法,今從前者。
  “魯陽關由樓將軍率部鎮守,關南便是雉縣地界了。”文吏又道。
  簡單來說,魯陽關在魯陽、雉縣交界處,關北是魯陽縣境,關南為雉縣,因關城在山嶺北半部分,故此關屬魯陽——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
  此路地勢險要,驛道從山上經過,不是很好走。
  國朝張協曾有詩雲:“朝登魯陽關,峽路峭且深。流澗萬余丈,圍木數千尋。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
  可見壹斑。
  旬日之前,曾有流民軍壹部北竄,試圖經魯陽關北上擄掠。
  將軍樓權其時只有兩千屯田兵,接到命令後,揀選了壹千五百人,抵達魯陽關城戍守。
  壹番激戰後,堪堪擊退了賊軍。
  三鴉道附近多窮山僻壤,人煙稀少,賊軍野無所掠,便撤走了,再也沒出現過,魯陽百姓逃過壹劫。
  “咱們所在的山谷,便是三鴉道的第三鴉了,西南離魯陽關五十裏,東北距魯陽縣二十裏。”文吏繼續說道。
  陳有根看了許久,最後嘆服了:“這些都是君侯巡視魯陽時,帶人查探所得吧?朝廷的那些圖,屁用沒有。”
  文吏也有些佩服,陳侯真是做大事的人,親自走了好幾遍三鴉道,還對朝廷的地圖進行勘誤,非常厲害。
  他很清楚,地圖是壹種寶貴的資源,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得到的。
  行軍征戰,不識交通地理、風土人情、氣候物產,枉為大將。
  在很多紙上談兵的人眼裏,仿佛就沒有交通、地形壹說,走哪裏都壹個樣似的。
  很多道路,先秦時期就開辟了,至今沒有大的變化,就是因為地形。
  春秋時期,楚國伐申滅鄧,又破應國,將勢力深入中原,彼時魯陽就是應國國土。
  楚文王在此修建包括魯陽關在內的楚長城,並打算經此關入中原,可見當時人們就知道該怎麽走。
  但知識這種東西,在沒有擴散開來之前,註定只屬於少數人。
  三鴉道這種驛道,除了附近的百姓、經常出遠門的商人以及受過良好教育的士人之外,並不為太多人知曉。
  古來行軍征戰,經常有人被敵軍繞道偷襲,就是這個原因。
  或者忽視了,或者他壓根不知道還存在這麽壹條路。
  侯脫賊軍似乎是知道有這條路的,這就已經不錯了,畢竟這不是南陽、洛陽之間的主要通道。
  文吏又繼續講了很久,陳有根壹邊吃壹邊聽著。
  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去之後,便下令進兵。
  他們這壹路由壹千府兵、壹千府兵部曲及義從軍千人組成,共約三千兵、馬壹千五百余匹。
  出發之前,臨時從廣成澤加強了四千余匹騎乘馬過來,以增強機動性。
  每匹馬都攜帶了大量煮熟的豆子、醋泡過的胡餅,幾乎所有負重都用來馱載糧食了。
  到魯陽關的時候,他們會最後補給壹次,隨後便晝伏夜出,深入敵境——事實上,為了養成習慣,調整作息,在魯陽縣境內他們就開始這麽做了。
  這壹路是奇兵,陳有根深知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